奥驰成都幼教展

奥驰成都幼教展

2024年 | 四川成都 •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距离开幕还有

广州幼教展、华南国际幼教展、中国幼教展、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成都幼教展、南昌幼教展、中国幼教西部论坛

谭锦欣丨 疫情下的“幼小衔接”准备

时间:2020-04-23

来源:中国幼教公益论坛

作者:成都幼教展

点击:

 

疫情下,幼儿园迟迟不能开园,尤其是大班孩子的家长变得非常的焦虑。孩子的成长进步始终不能停步,他们终究走向小学校园,成为一名小学生。

 

 谭锦欣 
《广东教学报•幼儿教育》执行副主编
汉源国学教育培训总监
广州市优秀教师
国际家庭教育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

 

在幼教生存大会公益直播课上,《广东教学报•幼儿教育》执行副主编、汉源国学教育培训总监谭锦欣老师分享课题《疫情下的“幼小衔接”准备》,在这特殊时期,聚焦如何把“幼小衔接”做好。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纲要》提出的刚性要求,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 《纲要》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四条 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纲要》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十一条 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 《纲要》总则,第三条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小衔接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工作。在2020年1月10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2020年基础教育要在扩容和深化上下功夫。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前教育要制订幼小科学衔接行动计划。

 

 01 

 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新动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国家的刚需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公办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力发声,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正式的教育体制当中。

2020年3月27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首次明确对幼儿园老师提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和展示要求。

 

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中将无可避免面对越来越多与国学相关的内容。幼儿阶段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多了解国学的内容,并慢慢对学习国学感兴趣,这对将来的学习是百利无一害的。

 

部编版教材难度提升

 

  • 一年识字量过1000,写字量过500;

  • 先识字,再学拼音;

  • 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大幅度增加,比较旧版语文书,一年级就有论语和古诗,六个年级古诗文篇数増幅达80%,占到课文总数的30%以上;

    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质和量;

 

 

2019年9月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徳与法治》这三门学科,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结束了义务教育阶段30多年“一纲多本”的状态。

 

语文学科成为“拉分王”

 

小学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母语、工具及各科学系的基础前提。九年义务教育一共20门学科,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约13000节课,而语文一科的课时量就占到总课时的21%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科。

 

而语文是唯一不能“临急抱佛脚”的学科,语文全靠积累,而且越早启蒙越早积累效果越好。对于不爱阅读,课外阅读量少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将是一场噩梦。

 

 02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难不难?

 

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小衔接”阶段。这一阶段如果没有顺利过渡,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整个小学乃至中学阶段的学习信心、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

  • 一到上学就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焦急甚至哭闹;

  • 性情发生变化,如变得退缩或者攻击性行为增多;

  • 不愿跟家长提及自己在校的活动和表现;

  • 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据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太难了。有接近60%的孩子会存在幼小衔接不顺畅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很低等状况,只有20%的孩子能够完完全全抓住老师的指令。

 

■ 父母不在,老师不管欠缺自我管理能力。幼儿园时老师照顾得孩子无微不至,在吃喝拉撒方面照顾得非常的细致。但在上小学以后,父母不在身边老师也不怎么管,如果孩子欠缺自我管理能力的话,孩子将面临安全、纪律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 全新的小伙伴、全新的朋友圈,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孩子没能掌握到人际交往的能力,面对全新的朋友圈,交不到朋友,或者说不喜欢他的小伙伴或老师,导致他的情绪波动很大。

 

■ 全新升级的学习,要求缺乏学习综合能力。面对全新的升级的学习要求,孩子在学习综合能力部分没有跟到位,专注力不够、不喜欢学习,没有掌握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前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 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负责):安全管理、健康管理、生活自理、时间管理

 

■ 良好人际关系(爱上老师和同学):情绪管理、集体生活、交朋结友

 

■ 学习综合能力(爱上学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

 

幼小衔接什么时候开始做?

 

越早越好。从孩子越小的时候开始着手,开始培养的效果会更好的。

 

 

■ 小班:侧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独立能力,比如说饮食起居的习惯、交往礼仪、言谈举止等等;

 

■ 中班:要加强孩子的专注力、自控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语言表达、规则遵守等各方面能力和习惯养成;

 

■ 大班:要强化孩子时间管理、阅读习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习惯的养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苦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当前只有不足20%的孩子能够完完全全抓住老师的指令。其余孩子在小学之前的听力积累不够,在“听懂内容、跟随指令”这八个字上没有达标。

 

从孩子出生到6周岁上学,大约是2190天,有些爸爸妈妈会在这2190天高效陪伴孩子,假设他们每天会跟孩子说话2万个字,孩子已经积累了4380万字的听力输入量。当然了,这里的跟孩子说话,不是指那种是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唠叨。作为爸爸和妈妈,可以发挥各自的长项:妈妈们可以多说描绘性的语言,例如给孩子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等给出丰富细节的语言,爸爸们可以多说解释性、原理性的语言。

 

但是还有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经常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每天可能只说2000个字。孩子的听力输入量只有第一种孩子的十分之一。两者相比之下,无论老师是谁,都很难把两种孩子教成一种水平。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毕业之后,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小学生那么这几年的教育可以说是不合格的。

 

 

0起点教学≠0准备。既然要让孩子从游戏的阶段进入到正式学习的阶段,我们就要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这一关键的转折点,让孩子更加自信,有尊严地开始其学生生涯。

 

 03 

 幼小衔接要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

 

■ 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单独的房间也可以是一个角落,重在安静、整洁。准备高度适宜的桌椅;准备合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炽灯(15~25瓦),一般左侧采光,灯臂可调整,开关安全方便;准备一个小闹钟。

 

■ 学具的准备:尽量选择简单实用不花俏的文具。

 

■ 在校生活用品的准备。

 

 

无论是布置学习空间,还是购买新书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最好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出出主意发表意见,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喜悦。

 

心理准备

 

■ 角色转换提前铺垫,消除孩子的疑虑和抗拒,以“我要上学了”为荣。

 

 提前参观小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带孩子实地参观即将入读的小学,熟悉和欣赏校园环境,初步认识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等。

 

■ 家长与孩子进行一场正式谈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使他们满怀兴奋和期盼。可以跟孩子探讨这些问题你知道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想知道关于小学的哪些事情吗?可以告诉孩子上学能学很多知识和本领,认识很多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建立上学的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在学校一定能刻苦学习,勇敢面对挑战,取得好成绩一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长大后要做什么?让孩子有所期待。

 

■ 模拟上课的游戏

 

我们也可以在家中跟小朋友一些模拟上课的游戏。比如说我们爸爸妈妈做老师,小朋友做小学生,模拟过程中渗透如坐姿、举手回答问题及读书姿势等小学上课跟幼儿园上课不一样的地方。

 

■ 模拟面试游戏:以下为常见的面试问题。

 

 

习惯准备

 

■ 作息习惯:研究表明孩子从4岁到12岁,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大概是10个小时左右。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发育,影响脑功能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比如多动行为增加、喜怒无常、抑郁、冲动等。因此我们要调整孩子作息,早睡早起;独立睡觉(分床、分房);调整午睡时间。

 

■ 生活自理自立

 

摘自上海市教委《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中生理自理自立能力测试题:

 

  •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愿望

  • 日常会自己脱穿衣服、鞋袜

  • 自己刷牙漱口洗脸

  • 能自己大小便,并自己做好清洁

  • 会洗简单的衣服,如小手绢、袜子等

  • 会使用剪刀、橡皮、铅笔刀等简单文具,会削铅笔

  • 能自己整理文具和图书

  • 会认钟表上的整点

  • 会开关门窗

  • 会扫地、擦桌椅、整理床铺

  • 会辅助大人做好餐前准备,如摆放碗筷

 

六题以上答“是”,孩子才算在自理能力方面做好了进入小学的准备。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 肯放手:听起来简单,做不来不易,家长得时刻提醒自己,爱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给予孩子成长的权利,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利。

  • 允尝试:允许孩子去尝试,孩子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明白自己到底能做到些什么,做得越多,勇气和胆量オ越大。

  • 给方法:当孩子第一次去尝试,如果你只是对他说:孩子去吧,我支持你而不提供任何切实可供参考和模仿的方法,对孩子而言毫无意义。等孩子做熟了之后家长就可以循序渐进往后撤。

  • 多鼓励:每次尝试后都给孩子正向反馈,使其行为能够复现和固化成习惯。

 

■ 逐步习惯时间管理和遵守规则

 

量身定做作息时间表:亲子一起商量完成,双方署名贴显眼处,字不会写图画搭救,严肃对待持之以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采用“时间表+记录表”的形式,把“奖惩机制”明明白白告诉孩子。

 

小技巧:使用“如果/那么”协议。所谓规矩,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奖励和惩罚。惩罚不是指对孩子身体或者心理造成伤害,而是让孩子理解他的错误行为或者不遵守规矩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奖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更好帮助孩子遵守规矩。父母可以试着采用:“如果/那么”协议。

 

■ 习惯较长时间专注一件事

 

幼儿注意力集中平均时长:2岁约为7分钟;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6岁约15-20分钟。

 

不破坏就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事实上,家长经常会不自觉地扮演打断、干扰孩子的角色。所以,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不被打断和破坏,其实就是一种培养。

 

■ 不是每个孩子都“一日之计在于晨”

 

  • 昼间型:上午7点注意力水平最高,然后下降,下午3点后注意力水平稍有回升。

  • 夜间型:自天注意力水平是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的,晚上7点达到最高峰。

  • 混合型:上年10点注意力水平最高,中午开始下降,下午3点又开始回升,晚上7点注意力水平出现第二个高峰。

 

根据心理学“注意力日周期节律”的研究表明,一天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类:昼间型、夜间型和混合型。我们要观察和找准孩子最“精神”的时段,根椐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安排学习任务,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 让礼貌和感恩成为习惯

 

一个有礼貌、懂得感恩的孩子能够在衔接的过程中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上海市教委的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中提到9个关于“您的孩子在入小学前,有没有掌握以下的礼貌行为”方面:

 

  • 收到礼物或奖励后,会表示感谢

  • 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 遇到小朋友、老师会主动问候问好

  • 会用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

  • 会用感谢语:“谢谢”“麻烦您”

  • 会用致歉语:“对不起”“请原谅”

  • 会用接受对方致谢致歉语:“不客气”“不用谢”“没关系”

  • 会用告别语:“再见”

  • 不说粗俗语

 

如果要让小朋友每天把这些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

 

能力准备

 

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我们在衔接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幼儿园阶段的综合学习能力包含看图说话能力及自主阅读能力。

 

■ 看图说话的能力

 

看图说话不仅仅考察孩子看图的能力,孩子要把他观察到的信息在脑海中进行加工和想象,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在表达过程中能否用上孩子日常积累的词汇。观察、想象、表达和字词积累是孩子最核心的学习能力。

 

在广州的部分重点小学面试题目里面,看图说话和看图讲故事是躲不开的题型。因此看图说话的能力是我们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去进行加强的。

 

■ 自主阅读的能力

 

自主阅读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小学语文老师也经常说,一个孩子如果他喜欢读书,就能够自己去找书看,学习基本上是不用愁的。

 

阅读上的马太效应,是著名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提出的。他总结了大量研究,发现小时候喜欢读书的孩子,以后会更加喜欢读书,而且读书能力会越来越强;如果你家的孩子到了小学二三年级还没有学会好好自主阅读,那以后很有可能产生长期的阅读障碍和学习问题。

所以,阅读的马太效应,就是指孩子读书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相反,如果错过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爱好的关键期,他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不爱读,越来越不会读。

 

① 看封面:看看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请孩猜一猜,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他可能会做些什么......

 

② 观察图画:首先引导孩子看重点,其次要有顺序的观察,最后说话要说完整。在与孩子互动时,根据孩子不同层次了进行提问设置。比如对应比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多点用选择题;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点问填空题;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用问答题。

 

③ 听故事:在进行亲子阅读时,我们讲故事给孩子听的过程即是增加孩子信息输入的过程。,孩子通过的就是一个听故事的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家长读、孩子听

第二阶段:家长指读、孩子听

第三阶段:孩子指、家长读

 

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回避一些比较复杂的、不一定常见的书面语。比如,“大灰狼在水边徘徊。”有些家长会觉得“徘徊”这个词太难了,就自作主张改成“大灰狼在水边走”其实这样就等于是让孩子失去了“徘徊”这个书面语的积累。

 

讲故事:引导孩子把输入变为输出应该才成为大班孩子的侧重点。在刚开始时,我们可以分段式地降低难度,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孩子进行故事的转述。

 

比如说这个故事里面有几只小动物?这几只小动物都是谁?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在做什么?然后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把所有问题让孩子一起去回答,这样就较好地训练孩子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 温馨提醒:识字不怕早,写字不用早

 

在儿童识字方面,家长要将孩子的兴趣是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是互动,通过家长和孩子之间快乐、轻松的互动,让孩子知道生活当中去识字,让孩子理解文字符号就是存在于生活中。

 

太早让孩子写字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打击孩子的信心,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先入为主学习不争取的笔画笔顺,形成不规范的书写习惯,上小学后很难调整。

 

在衔接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孩子挑选一些相对有趣的绘本。让孩子上小学之前通过一些故事的形式、趣的人物,让他对上小学可能会更感兴趣的。这几本都是关于小学、上学的意义相对有趣的书,运用心理学中建模的形式引导孩子做好准备。

 

 04 

 给爸爸妈妈的话 

 

■ 淡定:对此,家长有必要进行调整,调节好心态,做好一个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准备,避免把焦虑情绪传达给孩子。

 

■ 接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事实上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一定要接纳孩子,无论他上小学以后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我们都要无条件的去接纳他。

 

■ 陪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陪伴孩子去解决这个困难,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而不是单纯地批评教育,孩子是很需要爸爸妈妈的爱。

 

■ 学习: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的榜样。

 

以下是上海市教委《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家长自检小测试,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是”或“否”:

 

  • 您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的孩子吗?

  • 孩子是否认为您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 您所做的决定会因孩子耍脾气而改变吗?

  • 您是否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 您是否经常跟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教也教不会”?

  • 孩子做错事,您是不是动辄就打骂,或者包庇?

  • 孩子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时,您是否经常站在孩子这一边

  • 孩子遇到困难时,您会经常鼓励安慰,并给他一些建议吗?

  • 您会每天抽时间与孩子聊聊他感兴趣的事情吗?

  • 您经常陪孩子一起阅读并与他交流书中的内容吗?

  • 家里来了客人,您会让孩子主动上前打招呼吗?

  • 您是否会教孩子自己吃饭,并保持用餐卫生?

  • 您是否要求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按时完成一个任务?

  • 您是否要求孩子按时起床和睡觉?

  • 孩子入学后,您会为他创设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吗?

 

满分15分,其中1~7题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8~15题,否则否得0分,选择“是”得1。分数越高说明家长教养孩子的态度越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