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驰华南国际幼教展

奥驰华南国际幼教展

2025年6月13日-15日 | 广州琶洲 • 保利世贸博览馆

距离开幕还有

广州幼教展、华南国际幼教展、中国幼教展、中国幼教公益论坛、成都幼教展、南昌幼教展、中国幼教西部论坛

谢彬 | 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察与倾听

时间:2025-04-27

来源:中国幼教公益论坛

作者:华南国际幼教展

点击: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成都市新津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谢彬主任分享《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察与倾听》,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考。

 
以下是现场视频及观点整理:

一、我们的定义,儿童、教师、观察、倾听

1. 如何定义儿童
 

①认可儿童是是自身生活的专家,会重视儿童的看法;

②认可儿童是熟练的交流者,会他们的倾听多元表达;

③认可儿童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会尊重儿童的想法;

④认可儿童的知识与经验是自身建构而成。
 

2.如何定义教师


①师幼互动中不断成长的个体;儿童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导;

②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符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环境中,向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

③只有随时敏锐地接受来自儿童反馈的各种信息,才可能深入了解儿童,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实现。  


3.如何定义观察与倾听

观察与倾听是师幼互动的前提,是成人凭助多种方式接受儿童多元表达传递的信息。通过思维活动达到理解、建构意义并回应的过程的全过程,具有多元性、参与性、全过程性的特点。
 

4. 儿童的多元表达

 

①口头语言 ②书面语言 ③行为语言

从绘制彩虹的孩子到用积木建造城堡的孩子,每一种行为都是一种语言。

二、开始前的准备,观察与倾听
 

1. 开始-尊重儿童
 

①知情权: 在儿童和监护人的同意之下,才能开始记录或分享; 

②隐私权:未经允许不得用于了解儿童、内部教研之外的其他目的;不是面对家长或者本人的时候使用化名;怀疑孩子受虐或者疾病时高度保密;

③尊重权:嘲笑、讽刺、批评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打扰儿童,除非受到邀请,不主动参与;

④参与权:有权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表达;

⑤回应权:有些情况需要及时回应,倾听才能持续;有时则需要默默守护,静待花开。
 

2. 准备阶段


①我们的状态:全接纳的心态、空杯的心态;

②我们的目的:为谁观察与倾听?观察与倾听什么?怎样观察与倾听?

③物质工具:纸笔、录音录像设备……

④策略与方法。

三、一个有用的工具,M互动观察法

基于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研究而开发的M互动观察法,聚焦于幼儿在教室中自发地与材料、活动进行的探索性互动,分为三个阶段:

1.操作阶段--探索性游戏

首先,儿童会用各种方法、感官摆弄物品,往往表现为非正确功能使用,探索其物理属性、用途。

2.熟练阶段--练习性游戏

然后,自发地一遍又一遍正确地使用物品,不断出现重复性行为,以“适宜”的方式反复练习使用这些材料。

3.意义阶段--象征性、规则性游戏
 

最终,大多数学前儿童将进入与材料互动的新水平,赋予材料某种意义或创造性地发掘材料的新用途。 


以儿童为中心,观察与倾听、发现与理解,引导与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