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素凡 | 一个村就是一所园,“未来乡村园”教育样态构建的温州探索
浙江省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凌素凡科长,以《一个村就是一所园,“未来乡村园”教育样态构建的温州探索》为题,分享了温州市在乡村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成果,为乡村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描绘出一幅新画卷。
以下是现场视频及观点整理:
一、项目缘起:重塑乡村幼儿园的价值使命
乡村学前教育绝非仅仅是托底工程,而是面向未来的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塑乡村幼儿园的价值使命。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团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推行的“未来乡村园”项目融合"扎根本土"与"展望未来"两大理念,提出实施未来乡村园五重构策略,以创构未来乡村园新的发展样态,培养儿童应对未来社会的素养。
1、儿童发展和教育生态的关系
①未来社会复杂、未知且多元,乡村幼儿园要成为儿童应对未来的素养基地。
②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来支撑,要打破和走出乡村幼儿园的局限和边界,融合幼儿园、自然、社会、智能等系统,让整个村庄都成为孩子们的幼儿园。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①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应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能引导改造社会。
②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背景之下,乡村园可以成为推动教育共富的“关键因子”,也可以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3、未来乡村园的定义
以“创造更好的教育、更美好的生活”为愿景。
围绕儿童未来素养发展需求和乡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需求,融合乡村的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的资源,打造的无边界幼儿园,即“一个村就是一所园”,让乡村园更加开放、共享、和美。
过去和未来乡村园的对比:
二、实施路径:未来乡村园五重构策略
为了实现"一个村就是一所园"的美好图景,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团队创新性提出"五重构"策略。
1、重构空间场域:无边界,跨空间
通过“破、拓、定、链”为孩子们打造出无边界的跨时空学习空间。
破:打通园内环境壁垒
拓:拓展园外空间(让孩子走到村中)
定:设定研学实习场
链:链接信息技术
▪ 案例1:乐清市机关幼儿园龙凤桥园区
① 加减平衡:打通墙,拓宽走廊;将垃圾场改造为游戏场地。
② 内外链接--1+1模式:将科学工作坊设在小火车里。
▪ 案例2:瑞安市曹村镇实验幼儿园
破一扇窗,让孩子可以在新场所钓鱼、玩水、隔空对话,打开一个新世界。
2、重构课程体系:融乡土、链未来
开发“共享村+”课程,基于村里的资源开发的课程,包括亲近乡土、体悟乡情、传承乡风的内容。
▪ 案例:永嘉县枫林镇中心幼儿园
将农田作为研学基地,让孩子和农民伯伯一起种地,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孩子收获对植物的认知。
• 应用“九把钥匙”推进课程实施
“九把钥匙”是温州市名师团队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研制出解决课程实施问题的工具。教师在做中思-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中构建完整课程体系。
该工具包含“理论口袋书、KWL记录表、野趣游戏空间、在地资源图、有故事的环境、班本化小审议、发现式观察、家园合作站和嵌入式评价”九项内容。
3、重构学教方式:真情境,全体验
“真情境式”玩学方式,核心在于“真实情境”和“真实学习”,强调真情境、真问题、真需求,以及幼儿的体验、协作、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