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 | 如何让课间操“活”起来,“火”起来?
山西省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幼儿园园长、山西省教授协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张彩霞副秘书长,以《让课间操“活”起来,“火”起来”》基于和乐儿童核心素养的课间操创新实践为题,分享原创课间操,以下是现场视频及观点整理:
前言:和乐礼仪操--让美德在跃动中生根
和乐礼仪操的名称,源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乐共生、笃行致美”。
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幼儿园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使命,以培养“乐观、乐群、乐学、乐行”的儿童为己任,成功构建独具园所特色的“六和文化体系”--和美校园、和雅教师、和乐儿童、和润课程、和谐共育、和煦管理。
▲美育:孩子们能够感知音乐韵律与几何图形的美感;
▲德育:竞技规则中渗透着公平竞争与契约精神的培养;
▲体育:多样化的动作组合有效促进肢体协调性发展;
▲智育:趣味童谣的传唱过程自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劳动教育:皮筋器具的自主管理则培养了物品归整的劳动意识。
第二维度:塑形--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作为教育者,既要维护孩子享受快乐、感受幸福的权利,同时还要引导孩子提升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和乐儿童的核心素养四大阶梯包括乐观、乐群、乐学和乐行。
第一阶梯:乐观奠基·向阳生长
以培养孩子“自信活泼”为基地,通过“好心态-知感恩-求上进”三阶段开展引导。
第二阶梯:乐群共生·社会适应
通过“讲友善-能分享-懂礼仪”实现个体认知转向群体协作的自然过渡。
第三阶梯:乐学启智·思维进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善学的前提。通过“会倾听-勤思考-做中学”三层次引导孩子提升思维。
第四阶梯:乐行致远·责任担当
通过“守规则-爱劳动-乐生活”三层次引导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促进幼儿生命成长。
创新实际3:知行合一的艺术浸润
园所通过艺术化教学设计,将抽象行为准则转化为可感知的韵律体验,让教育真谛如春风化雨般渗入心田:
① 躬身问好、握手敬礼演绎礼仪之美;
② 模拟劳作、正衣冠传递劳动价值;
③ 山峰式、米字式多样队形变化培育团队精神。
创新实践4:五育融合的课程实验
①【智育实践】
推出“古诗皮筋闯关”项目,通过创意编排将传统诗文与皮筋跳跃结合,实现语言学习、经典诵读与体能训练的趣味联动。设计“皮筋坐标系”训练系统,借助坐标定位构建立体图形,提升幼儿空间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②【美育工坊】
开展“皮筋自制乐器工坊”,设置“绳”奇一线区角游戏,组织传统翻花绳大赛等。
③【劳育系统】
建立“皮筋小管家”轮值制度,从材料收纳、损耗报备到安全巡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开发“皮筋修复工作坊”,让孩子既会玩,又会管理。
④【德育长廊】
在德育长廊,设置成长密码墙,每周更新孩子们涂鸦的皮筋日记。
⑤【体育赛场】
设计了许多与皮筋或绳相关的体育游戏,如穿越火线、平衡拉力。
第三维度:铸魂--核心素养的生成路径
更多教育实践和园长分享,关注华南国际幼教展,好看又有料!